阳春面:一碗承载记忆的江南味道
阳春面这个名称听起来高贵雅致,实际上却是江南一带平民百姓最爱食用的经济实惠之选。它是最接地气的大众美食,也是普通人家果腹充饥的首选。在《上海的早晨》这部经典影视作品中,资本家徐义德为躲避公私合营而乔装改制,让伙计送来的午餐正是阳春面,这足以证明它乃是劳动大众的专属美食。
记得二十多年前,每当提及阳春面,外甥便满心抗拒。那面条光洁溜滑,撒上几许葱花了事,清淡得连一丝味道都难寻觅。初尝时,清汤寡水尚能囫囵吞下几口,但很快便觉得索然无味。每到星期天,舅舅总会带着家人前往镇上的面馆大快朵颐,两个表弟兴高采烈,而我却总觉乏味。
每次在外公坚持下单之际,我都委婉地建议改点馄饨,毕竟那还有一丝肉香可寻。但外公固执己见,认为馄饨物少钱多不划算,而阳春面实惠管饱。记得那时面馆与他相熟,未等开口便已端来期待中的阳春面。看着他们专注地吸溜面条,发出满足的声响时,我只能望着碗中的清汤寡水暗自神伤。
据美食家陆文夫在《美食家》一书中所述,头锅煮出的阳春面最为鲜美清爽。不料想外公一家却对此似乎全然不在意。无论怎样,我对这种面条始终提不起兴趣,遑论细细品味了。二十多年后的今天,即便故地重游,这碗承载着童年记忆的阳春面,早就在我心中失却了吸引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