拜访周翼南伯伯
去探访周翼南伯伯时,在楼梯口遇上了一位正在拖地的年长阿姨。我的脚步声引起了她的注意,她抬头看着我,眯起眼睛试图看清我的身影。岁月的痕迹在她额头上刻下印记,将她的头发染成了白色。
“王阿姨!”我不由得叫出了声。
她是翼南伯伯的妻子,阔别近二十年后,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她。她直起身来,犹豫着露出了笑容。翼南伯伯与我父亲是多年的好友,但因各自忙碌的缘故已有许久未见了。
客厅格局开阔,卧室就在旁边。一张茶几上摆放着一摞制作精美的画册,其中有席勒和莫奈的作品,可以看出主人生活的优渥以及涉猎的广泛。
王阿姨放下拖把,带着笑容坐在客厅入口处的一张矮凳上。“你父亲和翼南相识多年了。”她说,“十多年前他还常到家里来看翼南作画呢。”
我点点头表示赞同。时光飞逝,现在的赏画人已换成了我这样的年轻一代。
翼南伯伯与我闲聊起来。客厅中,一对青花瓷瓶间挂着一幅格外显眼的画作:一只快乐的小狗正蹲伏着,它的耳朵仿佛相连的气球般微微翘起,宛如随时准备腾空而起。画上还写着几个稚嫩的大字:“献给外公外婆!”看到这充满童趣的作品,我不禁露出了微笑。
记得年初时,翼南伯伯特意寄给我一幅他绘制的小狗画作,同样是这样带着与他年龄不相符的天真趣味,在我的印象中还真是从未见过有人这样作画。
翼南伯伯大概是从描绘猫咪开始创作的。那些可爱的生灵或睁着惺忪睡眼,温柔地注视着观画的人;或怒目圆睁,勉强支撑起身体,仿佛带着几分稚嫩的正义感。
客厅墙上挂着一只黑白相间的小猫,此刻正蜷缩在一条丝绵吉祥物下。它碰着细细的尾巴,身子随着轻微的呼噜声轻轻颤动,隔着厚厚的毛发似乎都能感受到它的温度。这猫咪因着甜美、满足的表情成为了吉祥物的一部分。
听说画中的动物都与画家本人的性情相关。这只小猫或许正如翼南伯伯淡泊、安详的性格吧。
翼南伯伯的作品风格多样,山水、人物、花卉、走兽无所不包。他的山水画笔触温润而有节制,充满诗意,堪称典型的文人画。
画中展现的农家小院低矮简陋,隐没在层叠的青绿山石间。一脉清泉从山上流下,绕过屋后。山峦间风起云涌,仿佛将小屋吞没又吐出,展现出万千气象。
他的人物画同样别具特色,将复杂的心情融入画作之中,令观者有深刻的心灵共鸣。
近年来,翼南伯伯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抽象艺术的探索中。尽管外界对他的新方向褒贬不一,但他仍执着前行,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寻找平衡。
此次拜访让我感受到了时光的力量,也见证了一位艺术家在坚持与变迁中的探索之路。